評估個體導致卵巢早衰的可能原因
評估個體導致卵巢早衰的可能原因
1、判斷卵巢灌注不足(卵巢缺血,缺氧)
在實際臨床過程中,我們發現,除了醫源性因素導致的卵巢組織損傷,卵巢血流量減少以外,還有以下幾種常見因素,也可能導致卵巢血流量減少,卵巢組織處于低灌注狀態:
痛經
子宮內膜異位癥(巧克力囊腫、腺肌癥)
胰島素抵抗
高血脂
高血糖
高凝血狀態(D二聚體水平偏高)
糖基化蛋白
高血糖引起糖化反應,促進AGEs的產生進而導致卵巢纖維化的形成,影響卵巢血流。
卵巢早衰患者應該關注空腹血糖、糖耐量及血糖反應性
實際上人體74%的血管都是微血管,直徑為僅為7微米,非常容易損傷及淤積,有研究證實,卵巢血流是維持卵泡生長、類固醇激素分泌及卵泡對促性腺激素敏感性的重要因素,是降低FSH的關鍵。
在門診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大部分被診斷為卵巢早衰的患者伴隨有刮宮史、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病史,所以,由于卵巢組織缺損或局部炎癥介導的卵巢血液供應不足是常見因素:
從中醫的角度,卵巢早衰也是沖任受損,經水斷流的一種表現。
恢復卵巢灌注,是改善卵巢早衰的關鍵因素,具體的方式為:
去除導致卵巢血流不暢的因素
促進新的血管生成
2、外界因素
外界因素,我們發現是卵巢早衰的加速器,具體而言我們稱為情緒毒素和環境毒素,這個因素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形成累積效應。
① 情緒毒素
在實際門診的過程中,我們會發現很多患者有情緒上的問題,比如焦慮、易怒、抑郁、失眠的現象,這都是長期處于壓力應激狀態下的表現。
從生理上,人體通過軸網絡的方式進行壓力的調節,比如:
下丘腦-垂體-腎上腺軸(The hypothalamic–pituitary–adrenal axis ,HPA or HTPA axis)
下丘腦-垂體-卵巢軸(hypothalamic-pituitary-ovarianaxis,HPOA)
當人處于壓力下,應激反應將生存優先于不太重要的生理功能,包括生長和繁殖,具體表現為:
子宮內膜細胞增殖
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
微血管密度降低
誘導卵巢上皮細胞凋亡,導致卵泡液中生長因子水平和雌孕激素比值下降,FasL升高,損害卵母細胞發育潛能。
LH的基礎分泌受到抑制,而FSH的基礎分泌得到增強
② 環境毒素
我們最常見和影響最大的分別是以下兩種因素:
雙酚A
重金屬毒素
雙酚A
在眾多環境毒素中,雙酚A對生殖影響尤為明顯,在輔助生殖準備過程中,美國生殖協會、婦產科協會、世界衛生組織強烈建議避免接觸。
雙酚A,也稱BPA,在工業上雙酚A被用來合成聚碳酸酯(PC)和環氧樹脂等材料。用于制環氧樹脂、聚碳酸酯、聚酚氧等。大量應用于生活塑料制品中,包括飲用水瓶,嬰兒奶瓶等。同時也應用于金屬表面的涂層,使罐頭食品不易惡化、變質。每年,全世界生產2700萬噸含有BPA的塑料。
目前的文獻相當一致地表明
BPA可引起異常的動情周期
BPA影響垂體細胞增殖和垂體促性腺激素相關因子的表達。
BPA影響下丘腦-垂體軸主要決定因子的表達,包括KISSPEPTIN和Gnrh
BPA是一種卵巢毒物,它可能通過多種途徑發揮作用,包括細胞凋亡、氧化應激和卵泡發
生。
重金屬(門診常見)
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,在職業環境中,人類生殖毒性與長期接觸高劑量金屬,包括鎘和鉛有關。女性血鉛濃度與獲得成熟卵母細胞的概率之間存在潛在的負相關。已經證明,鉛可以替代鈣離子,從而調節蛋白激酶活性,并可能使卵母細胞從GV進展到MII停止。
臨床中經常發現患者血鉛已經在20%以上,雖然患者無自覺癥狀,但提示卵巢組織存在毒性風險
3、免疫因素
臨床過程中,大部分的卵巢早衰患者具有橋本氏甲狀腺疾病的風險,橋本氏甲狀腺疾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,現在已證實:
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的女性的卵巢濾泡液中存在抗甲狀腺抗體,甲狀腺過氧化物酶和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可能通過體液—卵泡屏障,并導致細胞毒性環境損傷成熟中的卵子細胞。